紹興喪事風俗有哪些?紹興喪事風俗一覽表
發布時間:2025-04-08 09:17:46 文章分類:喪事服務 閱讀人數:人

一、臨終前的儀式
1、糖水送終:
紹興人將死時,家人一般會把病者送回家,使其在家中床上離世,希望其在生命的最后有個好的歸宿。特別是子孫一定要在其旁,否則視為不孝。在病人臨終前,家人會為其準備糖水,意為讓病人甜甜蜜蜜而去。
2、移尸門板:
病人一去世,家人會用一門板放于兩條長凳上,一般在祖屋或家族大堂,讓死者躺于門板上,頭下放瓦或磚,磚瓦上包布,頭向大門,腳向里。
二、報喪與吊唁
1、報喪:
家人向親友報喪,報喪者無論晴雨均需右腋倒夾雨傘一把,作為報喪標識。到死者親戚家后,親戚要以糖氽雞子招待,并給報死錢,報死者走后,主人會將碗摔破在家門外。
2、吊唁:
親友接到死訊后,會前來吊唁,比較親近的親友會在靈前正式舉哀哭悼。
三、入殮儀式
1、買水浴尸:
入殮前,長子要穿壽衣去河里買水,另一人為之撐傘赴河埠或井邊叩拜水神,投銅錢或其他硬幣,舀水一桶而歸,在遺體上用紗布略加擦揩。
2、穿壽衣:
擦干凈后換上新衣,并穿多件。死者衣服要由入儉師用稱稱過,入殮師熟練地為死者穿上生前做好的壽衣。
3、入棺:
遺體入棺后,親友們以長子為首,男女長幼依序環棺木走一圈,以示向逝者告別。然后將佩在胸前的棉花小球取下,集中放入“報魂袋”中。入棺還須備小型墊褥蓋被,在棺中層層鋪蓋,均由兒孫等人辦理。
四、出殯儀式
1、出殯時間:
出殯多在早晨,出發前鞭炮開路。
2、出殯隊伍:
小輩執幡,兒子兒媳戴麻繩,其余帶白頭繩。兒子孫子輩頭上帶白布,若是曾孫輩則戴紅布。女兒兒媳穿白鞋腳后跟要綴紅布。道士在最后吹打簇擁,一路上除鑼鼓聲、爆仗聲喧鬧外,過橋頭還要點蠟燭,寓意長明燈,有照亮前方路的意思。
3、路祭:
出喪的時候要置一桌飯菜,擺在路上,祭奠亡者。死者的子孫跪拜后,逐個用筷子輪流夾菜,放在“糧窩頭瓶”內,然后用線把“糧窩頭瓶”團團繞住,供死者墳內食用。
五、葬后儀式
1、做七:
按照傳統,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祭奠,稱為“做七”,從頭七到五七,之后還有百日、周年等紀念儀式。五七前一天,已經出嫁的女兒須擔一席酒席來到娘家,晚上供于香火堂內,請先輩靈魂來食用。
2、走仙橋:
從山上回來(下葬以后),進行“走仙橋”儀式,即由八仙桌和幾個凳子搭成一座橋的樣子,讓親屬跟著道士繞圈走。
六、其他習俗
1、送無常:
兒女們穿孝服把死者生前床上墊過的稻草和草席拿到路上去燒掉,外加三雙草鞋一起燒,這三雙草鞋是給死無常和解差穿的。
2、豆腐飯:
喪事后,喪家會設宴招待親友,稱為“吃豆腐飯”,席上必有豆腐這道菜,寓意生活順利。
七、現代變遷
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,紹興的喪事風俗也在逐漸簡化。現在,紹興推行火葬,人們佩黑紗白花為死者致哀,然后將遺體火化,儀式相對簡單。但在農村,部分傳統喪事舊俗依然存在。
標題:紹興喪事風俗有哪些?紹興喪事風俗一覽表 地址:http://www.yxze.cn/sangshifuwu/2720.html